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無言


there's no word for me to say
to give a sign, to sing a song
there's no word for need to say
to give a sigh, to be more brave

it's that same, same song
that made me hurt over the night

it's that crying, crying place
that i heard you
losing your way, my religion

請帶著我一起 飛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出租.情人(上)

-->
前幾天看到報紙上寫內地出租男朋友的情況,因為國內一孩政策的關係,有很多父母都很著急孩子的感情狀況,女生在沒有男朋友的情況下,要求朋友裝扮為自己的男朋友,最後衍生了這一個「行業」。

這件事對我來說不算太新鮮,因為自己喜歡讀一些關於日本文化的書或網上資料,其實這件事在日本可以被稱為「援助交際」(Enjokousai),簡稱援交。

很多人以為援交一定涉及「性」,其實這件事的起源是不牽涉到「性關係」的,只是少女為獲得一些成年男子的金錢援助而進行約會,可能是看電影、吃飯或逛逛街而已,據說是因為他們能從中找回學生時代的快樂回憶,所以都願意花一筆錢。成年男子「援助」金錢、服裝等等,而少女「援助」時間及青春,互取所需。

本身這件事與賣淫是沒有掛勾的,只是單純的約會而已,後來卻演變至「色情事件」,我對過程則沒有詳細研究,反正就變成人們口中的「賣淫活動」,而不少人都覺得少女們為了物質的享受而出賣自己的靈魂是很可恥的,而我個人對這件事則沒有任何評論。

這種風氣當然是不可取,心智不成熟的少女受人唆擺而進行授交更不值得一說,但若果是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又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人,她們以自己的「東西」換取一些需要的東西,這種事,外人又可以評論嗎?

有些人說援交少女是為了物質享受而出賣自己,但我看過一些報導,有些少女進行援交是為了生計或入學費用,在香港當然能夠選擇借錢,但但但國內真的有錢可以借給你嗎?記得有英國少女為了自己的學費而上ebay拍賣初夜,最後的拍賣價忘了,但確實有人出錢購買初夜援助她,所以說這個世界發生的奇怪事太多。

想認識多一點關於援交的事,可以看看以下的介紹:

(網絡圖片)
風魔港日台的《神呀!請給我多一點時間》
深田恭子飾演的女主角葉野真生為了賺取演唱會門票費用而援交,更感染上愛滋病。最後,雖然與她的偶像──金城武飾演的石川啓吾交往,但已經時日無多了。

(網絡圖片)
電影《頭文字D
原著及電影中的茂木夏樹亦是援交少女,而藤原拓海得悉她的行為後,含着淚離開她的世界,後來的結局……我忘了。

(網絡圖片)
《渋谷24小時》
描寫3個少女於渋谷進行援助交際的情景,當中較深刻的是大部份人以為援交以性為基礎,但有不少特殊癖好的男士亦會透過援交而滿足自己所需,如片中收集被人咬過的提子那一幕,我看到時真的呆了。

(網絡圖片)
《出租天使》(日語:天使の恋)
由佐佐木希主演,高中女生小澤理央以身體換取金錢,同時「力勸」一起加入授交行列,更透過朋友的援交而賺取金錢。這電影唯美度甚高,但內容不甚扎實,可以一看的純愛片。
(網絡圖片)
《我的16歲援交日記》
真人真事寫成,中山美里寫以日記方式寫出自己加入援交及援交的過程,最後,雖然從返沒有援交的日子,但援交的事已經刻在人生的履歷表上,不能磨滅。
香港亦曾經有人將其拍為舞台劇
(網絡圖片)
(未完待續)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上海出差記.景點區

吃過小籠包跟朱古力後,還有一點點時間,繼續把握時間繼續遊上海。我覺得上海的指示都很清晰,至少我就算無地圖都能夠順利從地鐵站出口走到目的地,但是地鐵總是有種怪怪的味道,我不喜歡!
我愛舊建築
第一站來到的是「外灘」,早於18世紀,英國人租下這地作碼頭,其後愈來愈多外國廠商雲集,興建許多充滿西式格調的建築物,現時多數都是銀行、大樓或是領事館,如果想要進內參觀的話,可以選擇到「和平飯店」或是「羅斯福」享用餐飲,價錢當然不會太經濟,但可以感受濃厚建築風情,尚算不錯吧。
著名的和平飯店
累了,可以到羅斯福餐廳
外灘最出名的當然是那個海景,不過學友人話齋,即係香港的尖沙咀海傍,靚唔靚就見仁見智,而我就覺得香港的維港夜景能夠入為世界十大夜景之一是有原因的,但我當日依然見到好多外國人或國內人湧入外灘拍照留念,而我影完相後就立即走人了。
怡人景色,但不甚特別
其實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外灘的建築物都變成商業公司的集中地,想進去都沒有辦法。不過,它們會保留整個建築物,不像香港話拆就拆,最後只留下一式一樣沉悶的建築,將香港的風味完全抹掉,失去了香港應有的特色,可悲。
地鐵:南京東路站出口,跟着人潮及向海邊走即可。地鐵出口有人力車,但本人無坐過,不想行路的人可以一坐。
保留懷面貌
留下一系列舊建築,
為上海保留懷舊風情
第二站就是豫園,據說是明朝時代興建的私人花園,雖然說建築物充分呈現出中國情懷,可是…可是…當全部建築物都有大量的商人時,這種感覺很俗!我就是不喜歡這個打造出來的感覺,所以走了一圈就回去酒店,準備回香港了。
地鐵:只要坐地鐵到豫園站就可以了,由於有大量遊客往
豫園走,只要跟着人潮就不怕迷路。
一路走一路走,
但感覺麻麻
上海清真寺,
只有門口有特色XD